-
2017-9-18感官花园设计方法初探
-
2019-12-30关于绿地养护中精细化管理的探讨
-
2019-12-30绿地养护的相关要素
-
2019-12-30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思路与对策
-
2019-12-30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
公司快讯
1 精细化管理的概述
1.1精细化的概念
“精”是精益求精,切中要点,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;“细”是不忽视细节,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、考核、督促和执行;“化”是作为一种规范的流程,普遍、推广的意思。“细”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,“精”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。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,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。
1.2精细化管理的认识
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,通过提高员工素质,克服惰性、控制企业滴漏,强化链接,协作管理,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。
推行精细化管理,其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,弥补地质资源的严重不足,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,提高每位员工的执行力和效率,使企业保持的生命力。其内涵是:定位、精益求精,细化目标、细化考核。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对执行的管理,发力点在于抓落实,做到事事有人管,人人都管事,事事有标准,事事有考核。推行精细化管理要从细上着眼,从精上下功夫。
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、全过程性,它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模式,全员性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、精益求精;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资金管理、信息化管理、物资设备管理、生产技术管理、安全管理和地质资源管理等;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的始终。
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,即:1.注重细节;2.立足专业;3.科学量化。
2 绿地养护中精细化管理的要素
现代管理学认为,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:层次是规范化,层次是精细化,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。在规范化阶段,重点是引入质量管理体系,制定质量目标与方针,规范服务流程;在精细化阶段,重点是落实管理责任,将管理责任具体化、明确化,要把“小事做细,细事做精”。质量管理体系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,追求精细化管理必先做好质量体系的目标要求。
2.1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素
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五种要素,即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,主要含义如下:
人——人力资源:人员的能力、意识、操作。可以经过培训有限提高。
机——相当于ISO9000提到的基础设施,对于机械设备,应考虑:生产能力、设备保养、及时维修维护。
料——生产原材料,形成产品的物资部分,应使用合格的或经过处理后能够满足产品要求的原料,避免因原料问题造成产品不合格。
法——工艺方法,构成产品的技术成分,合理的工艺会降低产品成本,提高合格率,可以说合理的工艺加上正确的生产操作过程构成合格的产品。
环——生产环境,通过对生产环境的监控,可以避免交叉污染,对于现场管理来讲,规范的生产现场代表着安全生产、有序生产。
1.1精细化的概念
“精”是精益求精,切中要点,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;“细”是不忽视细节,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、考核、督促和执行;“化”是作为一种规范的流程,普遍、推广的意思。“细”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,“精”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。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,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。
1.2精细化管理的认识
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,通过提高员工素质,克服惰性、控制企业滴漏,强化链接,协作管理,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。
推行精细化管理,其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,弥补地质资源的严重不足,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,提高每位员工的执行力和效率,使企业保持的生命力。其内涵是:定位、精益求精,细化目标、细化考核。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对执行的管理,发力点在于抓落实,做到事事有人管,人人都管事,事事有标准,事事有考核。推行精细化管理要从细上着眼,从精上下功夫。
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、全过程性,它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模式,全员性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、精益求精;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资金管理、信息化管理、物资设备管理、生产技术管理、安全管理和地质资源管理等;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的始终。
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,即:1.注重细节;2.立足专业;3.科学量化。
2 绿地养护中精细化管理的要素
现代管理学认为,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:层次是规范化,层次是精细化,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。在规范化阶段,重点是引入质量管理体系,制定质量目标与方针,规范服务流程;在精细化阶段,重点是落实管理责任,将管理责任具体化、明确化,要把“小事做细,细事做精”。质量管理体系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,追求精细化管理必先做好质量体系的目标要求。
2.1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素
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五种要素,即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,主要含义如下:
人——人力资源:人员的能力、意识、操作。可以经过培训有限提高。
机——相当于ISO9000提到的基础设施,对于机械设备,应考虑:生产能力、设备保养、及时维修维护。
料——生产原材料,形成产品的物资部分,应使用合格的或经过处理后能够满足产品要求的原料,避免因原料问题造成产品不合格。
法——工艺方法,构成产品的技术成分,合理的工艺会降低产品成本,提高合格率,可以说合理的工艺加上正确的生产操作过程构成合格的产品。
环——生产环境,通过对生产环境的监控,可以避免交叉污染,对于现场管理来讲,规范的生产现场代表着安全生产、有序生产。
- 上一个:感官花园设计方法初探
- 下一个:绿地养护的相关要素